关于认真做好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初本科教学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12日 00:00


各学院、教学部: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共18周,老生自918日(教学周第一周)开始上课,新生自109日(教学周第四周)开始上课。为确保新学期教学秩序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现就开学初有关本科教学工作通知如下:

一、认真组织本科生报到注册

1. 凡按国家招生规定被我校录取的新生,应当持录取通知书和有关证件,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的,应当向所在学院提交书面请假并附相关证明。请假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的,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新生本人提出放弃入学资格或保留入学资格者,须提交申请,经学院审核后报给教务处。2016年办理保留入学资格的,须办理恢复入学资格后方可入学,未及时办理者视为放弃入学资格。自注册日起两周后由学院报送新生未报到名单,由教务处统一做学籍异动。

2.二至五年级本科生(含延长学习年限的学生)注册时间为20179178001700。请组织学生按时到校报到注册,报到注册手续不得由他人代办。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休学(保留学籍)已获批的学生不需要办理报到注册手续。休学(保留学籍)期满需返校注册的学生应在注册前办理复学手续。超过最长学习年限、毕业学生、永久结业学生和退学学生不再有学籍,不予注册。

3.各单位要根据《厦门大学各类学生完费注册管理暂行规定》督促本科生办理缴费手续。注册前未足额缴清学费或办理绿色通道的,不予办理注册手续。

4. 本科生注册采取网上电子注册并加盖注册章的程序。学生凭学生证报到时,教学秘书在教务系统学籍注册模块进行电子报到。学生完费后,教学秘书在注册者学生证上加盖注册印章,并在教务系统学籍注册模块进行电子注册,否则注册无效。学生证遗失者可先作电子注册,并于补办学生证后再行加盖注册章。所有在读本科生办理注册手续后,方可取得本学期学习资格。未经完费注册的学生,原则上不能上课。

5. 因病或其它原因不能按时返校的同学,应提前与学院联系办理请假、与学院教学秘书办理暂缓注册事宜,否则以旷课论处。推迟注册期以两周为限。请假情况请学院于918日上午1000前将请假学生情况登记到教务系统注册模块。学生如期销假后办理注册手续。

6.学生注册报到数据以918日上午10:00教务处系统的注册数据为准,学校将据此通报各单位学生报到注册情况。对于学生无故欠费、又不办理绿色通道申请,学院却给予办理注册手续的,学校将予以通报批评。对在报到当日未到校且未请假或未办理任何手续等“无故未到”学生,学校将予以通报批评。

7. 根据《厦门大学学生表彰奖励暂行规定》[厦大学(201318号文)]规定,申请表彰奖励的学生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校规校纪,品行端正,无违法违纪行为。对无故未到的学生,学院可根据学院评奖条例,取消其评奖评优参评资格。如学生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无正当事由的,或休学期满在学校规定期限内未提出复学申请的,各单位应及时与学生本人或家长取得联系,了解情况、查明原因。

联系人:甘雅娟,ganyajuan@xmu.edu.cn2182252

二、认真落实新生第一堂课

教务处定于929-30日进行新生选课。各单位要根据《关于新生选课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新生选课组织、培训、指导工作。各学院务必要组织新生在上课前提前熟悉各教学楼(包括学院自管教室、实验室)的分布及教室位置,避免学生上课时找不到教室现象发生。

为了加强本科一年级新生学习的指导,各单位按照“关于组织开设‘新生研讨课’的通知”((2013)厦大教63 号),认真落实2017级“新生研讨课”的组织工作。

各单位党政管理干部要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师到课情况和新生上课的精神状态,确保新生第一堂课平稳有序进行。

三、认真落实教材选用工作

各单位要根据《厦门大学本科教材选用管理办法》,加强对教材选用的审核和管理,选用体现本学科高水平的最新教材,由同一学院教师开设的同一门课程原则上使用同一教材。特别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必须统一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凡涉及“马工程”教材的课程必须统一使用“马工程”教材;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学科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优先在国家公布的目录中选用;使用引进教材要严格遵守国家出版物进口管理的有关规定,确保选用的引进教材价值导向正确,不得擅自复制、使用引进教材。

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与出版商、书店等出版发行单位的联系,落实教材的购买数量、购书计划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课前教材发放到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各种名义强制学生购买教材。

四、认真落实课前各项准备工作

各单位教学秘书要于开学前认真检查教务管理系统内课程开设情况,确保课程无遗漏、无错误;要认真校对课表,确保上课时间、地点、教师、学生信息无误、无冲突、无遗漏,教室容量大于选课人数;要将课表(含全校性选修课)及时通知院(系)领导、教师、学生及相关管理人员,确保相关人员收悉;要提醒相关人员于开学前熟悉交通路线、教室地点和教学设备。校对后的课表于929日上午下班前发送电子版至教学科,联系人:何晶,hejing@xmu.edu.cn2182251。第一、二、四周,教学秘书须提前到岗,确保通讯畅通,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教师应当严格按照教学周及作息时间表(附件7)上课。第一、二、四周任课教师原则上不能请假。课程一经学生选定,任课教师或学院不能无故停课。确因教师出国、调动或者生病等原因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各单位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并妥善安排其他教师接替该门课程后续教学工作。

各单位要按照《厦门大学本科教学基本规范》要求,认真检查教师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和备课情况,杜绝不按教学大纲要求,随意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做法。特别强调,教师第一堂课必须把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等详细告知学生,包括教学基本信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安排、参考资料、参考网址、实验和作业的详细说明和要求、学习注意事项、成绩构成、考勤要求、考核方式、评分标准、助教信息等,以上内容应有PPT或下发纸质材料。

各单位应于第一、二、四周组织教学秩序专项检查,安排组织本单位党政管理人员巡查教室,检查教师到岗情况和学生到课情况。各单位要督促教师加强对学生的考勤管理,并定期公布学生出勤情况。对于经常缺课的同学要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并针对性地开展批评教育。

请各单位将开学前教学准备情况反馈单(附件3)和第一、二、四周教学秩序检查安排表(附件4)由单位领导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扫描后于9141700前发送电子版至教学科;将开学初第一、二、四周教学检查记录汇总表(附件5)由单位领导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扫描后于1013日上午下班前发送电子版至教学科,联系人:柯素晓,sxke@xmu.edu.cn2182250

学校将组织专人检查开学前各项工作准备情况和第一、二、四周教学秩序,并通报检查情况。

五、继续做好本科生课程上网工作

各学院要参考《厦门大学网络课程建设基本要求》,在暑假对课程建设及开展辅助教学情况自查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自身教学理念和课程特点完善课程结构。充分利用课程中心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引导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开展自主性、实践性、探索性学习,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六、认真开展教学实验室(含教室)检查

各单位要于开学前认真检查教学实验室(含实训室)、自管教室的教学准备情况和安全情况,确保教学设施齐全无损坏、安全防护措施有保障、设备调试到位、实验耗材配备齐全且在有效期内、黑板擦及粉笔到位、卫生状况良好、指示标识明确。各教学实验中心要根据上学期期末6S检查结果做好整改工作,同时做好6S管理师生的培训工作,确保6S管理顺利进行。教学实验室(含教室)检查反馈单(附件6)由单位领导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于921日前送实验与电教管理科,联系人:杨建波,2182254

各公共教室物业管理部门应于上课前及时做好教室卫生、备好黑板擦、粉笔,检查电灯、窗帘是否损坏并及时维修等,为新学期上课提供较好的环境。

各学院应开放自管教室供学生自习使用。特别指出,思明校区教室分布分散,且校内有一些在建工地,给学生出行带来不便。为此各单位务必在开学初务必加强对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确保上下课安全、有序。

七、认真做好教学实验室开放工作

各单位应认真做好本学期教学实验室开放工作,原则上全校所有本科教学实验室,在完成正常教学工作的同时,应逐步扩大开放范围,增加开放时间,充实开放内容。条件成熟的实验室应该24小时开放。

各单位系统管理员应在921日前在本科教学实验管理系统预约模块(syjx.xmu.edu.cn),完成拟开放实验室所开设课程、实验内容、实验项目、主要设备,以及实验室使用注意事项等信息的审核;设置本学期开放日期、开放时段、使用人数限制等信息。确保新学期第二周开始,学生可以网上预约实验。联系人:杨建波;联系电话:2182254

八、认真做好教学档案归档等工作

根据《厦门大学本科课程考核管理办法》(厦大教〔201541号)、《关于试行厦门大学本科课程学分绩点计算办法的通知》〔(2012)厦大教10号〕,认真做好课程试卷、课程档案、学生成绩单归档工作。根据教育部审核评估要求,学生答题卷存档时间原则上保存至所涉及的学生毕业或离校三年。

  

附件:

附件1.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通知.pdf

附件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使用外国教材管理的通知.pdf

附件3.开学前教学准备情况反馈单.doc

附件4.第一、二、四周教学秩序检查安排表.doc

附件5.开学初第一、二、四周教学检查记录汇总表.doc

附件6. 教学实验室(含教室)检查反馈单.docx

附件7.作息时间表.pdf

  

                                              教务处

                                            201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