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教务处党支部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邀请教务处副处长黄艳萍做“以立德树人为统领,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主题报告。教务处全体党员与会,在党中央有关精神的号召下,共同加深课程育人、思政育人理论学习,夯实业务工作基础,不断提升服务师生的能力。
黄艳萍副处长从课程思政的意义、内涵、实践以及厦门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计划几个方面,深入分析解答了关于课程思政建设“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等关键问题。她指出,要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精神,重视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做政治理论课的事,应该让各门课程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努力构建“课程门门讲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育人新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首先,要明确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关键。鼓励教师实现从“教学”向“教育”的根本转变,将“严管”、“厚爱”、“擅导”结合起来,自觉把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其次,要重视课程思政的设计,牢牢把握 “五做到”。认真研究课程思政目标,做到“立之有据”;精心挖掘课程思政内容,做到“言之有物”;准确把握课程思政融入点和切入点,做到“融之有道”;恰当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做到“启之有方”;合理安排课后学习和考核,做到“导之有效”。在精心设计课程的同时,要坚持“两个注意”、“两个避免”和“三个结合”的原则,推动思政课程发挥最大的育人成效。再次,要建立示范课程。通过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群,培养一批课程思政示范教师,来树立思政育人先锋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形成示范效应,以点带面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教务处党支部书记计国君对报告内容表示高度认可。他认为,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就是要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要在每一门课程中都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解决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相互配合的问题,才能有效发挥课程育人的强大功能。作为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一线部队,教务处每一名同志必须学在前头、想在前头、做在前头,凝聚合力不忘初心,共谋育人之大计。
主题报告后,为了进一步巩固主题报告的学习成果,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教务处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原汁原味阅读经典,集中面对面学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有关材料,并结合所思所为所学,组织党员同志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开展深刻的工作反思和自我批评,虚心接受其他党员同志的建议、批评和监督,并做出实际有效的整改承诺,真正让理论学习落到实处、发挥作用。
教务处党支部
2019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