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午,教务处党支部积极响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的号召,组织全体党员前往厦门市华侨博物院开展爱国主义实践教育学习活动。教务处处长、支部书记计国君,副处长陈雪芬、黄艳萍出席。

华侨博物院由厦门大学校主陈嘉庚先生发起捐资筹建。他曾在《倡办华侨博物院缘起》一文中指出:“我认为社会主义建设是人民应尽的责任。我是华侨,很希望侨胞们也来尽一部分责任。因此我建议由华侨设立一所大规模的博物馆。”博物馆建设被纳入嘉庚先生的大教育格局中,成为一项与建校办学相辅相成的事业。嘉庚身上勇于承担历史使命,承担民族发展、教育振兴大任的精神,正彰显了爱国华侨铭刻入骨的家国情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支部党员们认真聆听,跟随着讲解员一起走进华侨同胞的历史,切身感受到侨胞凭借智慧和团结的力量,积极进取、开拓思路,努力从自身的能力和实际出发,结合侨民特色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谱写出一曲壮丽的侨民史。

实践学习结束后,支部全体党员在教务处会议室召开了交流座谈会,由三位处级领导带头发言,紧密结合所学所感所想,坚定理想信念,充分立足个人岗位工作实际,深入探讨如何为普通党员和一线教务工作者做出表率,如何改进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方法,为学校的一流学科建设及一流人才培养大计持续贡献己力。座谈会由计国君主持。
首先,计国君书记带头分享工作心得。他指出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相关指导思想,在认真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有关文件下,应牢牢把握“梦想”、“创新”、“实干”这三个成功经验关键词。教务处坚持为国家培养卓越人才的梦想,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和各类行动计划,着力打造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努力破解一流行动计划的瓶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教育教学创新,强调以学生成长为初心,拓展定制化教学、差异化培养模式,以智慧教学为抓手推动课堂革命,着力在课程质量、专业水平上找解决方案;坚持扎实推进一流本科行动计划,要做实教务管理工作,创新工作纵横维度,诊断工作不足、细化工作宽度、拓展各层级教学单位无缝环节,推进协同育人,形成立体式生态育人局面,把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摆在重中之重。
随后,陈雪芬副处长也表示在参加学校机关党委、教务处党支部组织的各种形式学习后,她对如何将学习成效体现到本职岗位中,推动本单位工作迈上新台阶,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一是要尽职尽责,科学有效安排好各项工作,了解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教学规律以及培养人的各个环节。二是以问题为导向,找短板、补不足,努力提高在校生质量及培养质量、提高课程质量以及毕业生质量。三是要提升法律服务品质,提高学校社会声誉,坚持依法治校、科学管理。
最后,黄艳萍副处长认为,要充分发挥领导力、协同力、创新力、影响力,通过个人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持续精进,带动相关人员积极投身高等教育本科教学工作改革浪潮中,助力构建协同育人的大教育格局。一是要牢记“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努力打造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一流教育教学生态;二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教学运行、资源配置、质量保障等机制,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的教学动力和学院的改革动力。
三位领导不仅立足岗位工作实际,充分剖析了学校教学改革和管理现状,指出优势与不足,明确未来各项工作前进方向,也更加坚定了在座党员不忘育人初心、牢记教育使命的信念。其他党员也纷纷表示将学习好、继承好嘉庚精神和厦大传统,立足岗位,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协作力量共筑本科人才培养大格局。
会后,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知识测试,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提升党员理论素养,增强主题学习成效,为接下来深入开展各类党内外学习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教务处党支部
2019年10月28日